序言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困惑:用语言来谈论绘画。绘画是用来观看的,一个观者能看到多少,就是多少。文字是否能够帮助他看到更多?我是深表怀疑的。当然——我得赶紧补充一点,有一种心理学派强调:知制约着看。换句话说,观看一件作品或一个展览,你的教养,你的积累,你的知识背景,都在起作用。我和新权谈起这个问题。他说:应该是这样的,否则,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就显得无效了。
新权是教师,也是画家。教师有教师要求。画家则没有定规。有一百个好画家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样子。新权是好画家,自然对他作为教师益处多多。我相信一点,以画家身份做教师,画画上的成就越大,对教育的帮助就越大,这是所谓言传身教的含义。反过来,一个平庸的画家做教师,不可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推动,更不用说低劣的画家了。
很久以前,我在某个展览上第一次看到新权的作品,眼前一亮——在众多作品中,新权的作品中很是突出。此后,我和新权有一些小小的交往。我发觉,新权是个内敛的人,不事张扬,却极有定力。新权画油画。作为舶来品,油画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比起其它画种,犹如乒乒球较之其它球类,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在我的认知里,一些好的油画家大多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兴趣点多的人。这方面,与画水墨画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油画的专业特点比之其它画画类别,有着源发性的差异——不能像本土绘画那么自我循环、自我封闭。
宋代严羽有言:诗有别才,无关乎学。知识和学问对于画家重要不重要?重要,也不重要——主要是看每个画家属于什么类型。对于研究类型的画家,需要各种学习,各种积累,从而铺就一条前行的坦途。在我的身边,号称画家,号称教授的人,有许多人贫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一个画家(包括教授),把职业当做只为稻粱谋的差事,结果便可想而知。我和新权交流时,会不约而同发出相似的感慨。
我们身处艺术多元化、多样性的时代。相比以往,画家具备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如何选择却成了难题。有时候,对于画家而言,越是自由越是无所适从。新权采用了自我设限办法。一方面他遵循了传统油画的一些基本规则——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上下工夫,信奉所谓的“绘画性”;另一方面,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试:夸张、强化、变体等等。新权期待用自己的方式破局——走两步,停一步,抬头四顾,迟疑和纠结,凡此种种,正是创作中的必然。有一种痛,同时也是快。所以,痛快二字合并了个人体验的强度。这样的强度越高,对创作的促进越大。
前一阵,我看了新权几个系列的作品。显然,新权像许多创作者一样,在画法上撕不开习惯的结茧,就从题材上寻求出口。新权的画法是具有普适性的。他在色彩和运笔上十分自如,而造型又是他的擅长,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需要的只是他怎么排列,怎么新颖。这里,我想重复我的观点:一个优秀的画家,须做到三点,一,独特性,二,难度,三,完成度。毫无疑问,这是很高的标准。绘画门槛不高,每个人凭兴趣都可以进入。然而,绘画的标准太高了——历代有多少天才把绘画的标准垫到了云端之中。易和难两者之间关系,是构筑绘画拥有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新权的幸运在于,不管绘画是易是难,他只顾一门心思地画自己的画,而且越画越好。
李小山
2022·1·27
作品图
静阁蕴隐
220x360 cm
2022
布面油画
过伶仃洋
100x80cm
2021
布面油画
李家山
150x140cm
2018
布面油画
休渔
180x440cm
2022
布面油画
掠过淇澳岛
100x80cm
2021
布面油画
客居山林旁
100x120cm
2018
布面油画
中山舰
120x160cm
2019
布面油画
迹系列之二
50x60cm
2022
布面油画
迹系列之三
50x60cm
2022
布面油画
雨露染幽梦
100x120cm
2022
布面油画
巡逻艇
180x220cm
2007
布面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