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艺术家 | Artist

弗朗西斯·培根中国首展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出品人/李小山

策展人/王亚敏

策展团队/王宇曦、曲俊、李沁灵、道格拉斯·路易斯、张安平、高雅、徐乐

时间/2013年12月2日—2014年1月6日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第4号展厅

地点 | Venue

4展厅

日期 | Duration

2013.12.02 - 2014.01.06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将于12月2日揭幕《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此展为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个展,展览所征集的作品独特而珍贵,其提供的学术研究居于当代培根研究的前沿。 

培根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展示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被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培根对于英国现当代艺术崛起的持续影响,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经典意义,都是公认的。

近80余幅作品,媒介涉及绘画、素描、手稿及文献等,借展自培根在欧洲著名的藏家、英国泰特美术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等,这不仅是培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较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

最为独特而珍贵的是,展出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出自培根在伦敦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马厩”画室(7 Reece Mews, London SW7)。这是培根艺术创作活动的主要基地,是培根艺术的秘密领地,一直具有神秘色彩。在培根过世后,这一画室甚至被整体打包迁往培根的出生地都柏林做研究展示。围绕这一画室遗留作品及文献的考察、展示和研究,产生了当代语境中培根及其影响研究的众多前沿项目和课题。尤其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此次展览将会显示其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本次展览牵涉多个世界重要艺术收藏、美术馆及研究机构,活动也将涵盖系列高端学术出版及研讨活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很荣幸向公众推出培根作品中国首展。

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出品人/李小山

策展人/王亚敏

策展团队/王宇曦、曲俊、李沁灵、道格拉斯·路易斯、张安平、高雅、徐乐

时间/2013年12月2日—2014年1月6日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第4号展厅


延伸活动/

1.学术对谈:“弗兰西斯·培根 —— 一部艺术家的图像史”

对谈嘉宾:戴丹(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史系讲师)、尹霄(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现就职于南艺,从事当代绘画的创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徐璐(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教师,中国美协会员,从事当代雕塑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4日 14:30

活动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2、培根展“策展人导览”项目

策展人:王亚敏

时间:2013年12月7日 14:3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号展厅

3、创作交流:“一种真实”

作品导览、现场布面丙烯涂鸦、讨论交流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8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二楼公共区域

作品捐赠/  

贝瑞·焦耳先生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捐赠弗朗西斯·培根原作《法国体育报纸上的拳手》成为我

馆的永久收藏。

《法国体育时报上的拳手》,布上油彩和色粉,21cm x 31cm。

作品背景/

自2003年6月,伦敦泰特美术馆接受了全部大约1500件作品及文献的贝瑞·焦尔收藏捐赠,至今已逾10年,该收藏由弗朗西斯·培根于1992年4月在其伦敦画室兼寓所的“马厩”托付给贝瑞·焦尔先生。不久,泰特美术馆和贝瑞·焦尔签署了协定,美术馆接受其迄今为止最大份额的贝瑞·焦尔收藏捐赠,承诺予以精心存档、完整研究和编目所有物件。当时,该捐赠是泰特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泰晤士报》估算总价值约2亿英镑。其他少量焦尔的收藏随后被捐赠给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渥太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此外,贝瑞·焦尔还持有大约100件该收藏中的作品(重点是凡·高系列)。他和泰特美术馆协议,意愿在其过世之后,一切将终归泰特美术馆,但他可以在有生之年遂其意愿动用这些收藏。历经10年的艰苦工作,泰特档案馆馆长阿德里安·格里和他的专业团队成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当此之际,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认为颇可邀请展出贝瑞·焦尔收藏中的大约100件作品,一同展出的还包括收藏家为培根摄下的大量私密影像照片,还有培根在伦敦以及欧洲旅行中、涉及广泛的照片,包括绝无仅有的画家在他从1961年就开始居住的“马厩”画室手执画笔工作的照片等(动态和摆拍的)。2013年12月2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是这位受到到尊崇的画家在中国的首次展览,谨以此纪念艺术家过世(1992年4月28日)21年周年。

“马厩”/

培根自1961年搬入俗称“马厩”的伦敦画室(7 Reece Mews, London SW7),在这一兼作生活寓所的画室一直工作到去世。“马厩”是培根艺术创作的秘密基地,除了极其个别亲近人士,很难有人一窥“马厩”的究竟。艺术家过世后,“马厩”的公开披露让世人震惊,激发了对培根创作的“考古”发掘,每一处细节和遗物都被精心记录和保存,画室也被整体打包、迁移供陈列研究。培根对“马厩”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注定要让“马厩”成为其创作孕育的私密处所。艺术家的工作室,或者画家的工作室,不应该仅仅提供历史想象和再现,应该被纳入当下的现场中来重新展示,借以透视未来的艺术家工作。

“形式主义者”/

弗朗西斯·培根,一度被称为突出的“形式主义者”(或者“矫饰主义者”)。培根将形象限制在伪立体主义的空间中;对于塑造,培根用色彩甩溅出扭动的身体、内脏和体液,抗争其所在的绘画空间;对于和现实的关联,培根攫取作为现实碎片的影像,在绘画中加以粗暴地综合呈现……这些足以构成当代的“矫饰”。但是,不管培根自身承认与否,矫饰,就像他绘画中的嚎叫一样,无论是就绘画(艺术)还是生活来说,一直以来表达了了对存在性境遇的绝望的姿态。当下,我们能够从培根的形式主义中感同身受到同样的绝望吗?

画家中的画家/

弗朗西斯·培根同时被尊崇为“画家中的画家”。这一称号将培根纳入艺术史中精英化的“进步”线索。培根从埃及、罗马、委拉斯贵兹、凡·高、德加、毕加索、M·迈步里奇等处秘密学习的绘画,是我们所熟悉的作为艺术的绘画:庄严、色彩、塑形、线条、空间、画家(及其理想和情欲)、心理症候、嚎叫的绘画、运动影像、完整性……还有素描。“画家中的画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尊称,对于我们来说,培根已成为艺术史中德伟大一环,连接着过去、当下和未来。

素描、影像·绘画/

素描是被培根所刻意掩饰的秘密之一。这是像需要被封闭的和隔离的“马厩”一样,是一种策略?素描是一种秘密和专利的工作方式?素描关切着画家的脑筋和身体运动吗?培根的绘画形象是从影像中孕育而出的,作为现实的碎片,影像如何在培根那里被综合成绘画中完整的一幕?其实,对于自学成才的“画家中的画家”培根而言,素描只是他提问的一种方式,是不断更新的起点之一而已。

《情感教育》或《一个画家的故事》/

除了自学绘画,培根也在进行着自我的《情感教育》。这个被抛弃的爱尔兰浪荡子,在艺术和生活上放荡不羁,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如今,在21年后的今天,他的绘画创造了拍卖史的最新记录……培根生前和来世似乎都逃脱了幻灭的命运,,一切浪漫对他来说都是狭路相逢的赌博。对于他来说,绘画上的成功,并非人生的全部,一定程度上,情感的失败就是绘画的失败,就像襄助本次展览的培根之友贝瑞·焦尔先生引用查尔斯·波德莱尔的形容,“他自成一体……他一生的作品都是以耀眼的灵魂签名”。没有这样的签名,绘画就是脆弱不堪的,而作为完整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面向未来的致敬/

当然,我们也许已经感受不到当下的艺术领域一个画家的时代,因为艺术实践已变得五花八门、面目全非,各种方式都在打着“艺术”的旗帜轮番登场。培根是否是“最后”的画家,我们是否到了向绘画说再见的时候?让我们拭目以待。绘画、素描、影像、时代潮流中的画家及其命定等等——

从“马厩”开始,我们有了能重拾对绘画的信心。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