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山水——周啸虎个展

艺术家 | Artist

周啸虎

地点 | Venue

4展厅

日期 | Duration

2018.11.04 - 2018.11.24

策展人:郑闻、徐轩露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郑闻、徐轩露策展的《迷走山水——周啸虎个展》将于2018年11月4日下午三时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四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汇集了周啸虎近期的艺术研究,包括“地上乐园”、“散点透视”等系列。周啸虎以泛现成品概念推进蒙太奇剧场式的创作,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上一次他的灯光投影文字装置作品《动摇微风发》在南京艺术学院自主策划展展览《刷屏.劳作》中一经展出就受到了众多同行、观众、艺术爱好者的关注,而本次个展将会有怎样丰富的呈现?敬请期待!

艺术家介绍 

周啸虎

1960年生于中国常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周啸虎自1998年起试验动画艺术创作,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艺术媒介跨越视频装置、油画和综合行动项目。周啸虎以泛现成品概念推进蒙太奇剧场式的创作,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他的作品反映了数字时代中,历史在其特定细节可能被放大、误读和篡改的情况下是如何被记录的。

2000年周啸虎作品参展上海双年展,2004年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并且被收藏,同年参展首届西班牙塞维利亚双年展;2006年参展第五届亚太三年展;2007年作品在利物浦泰特美术馆、维也纳路德维希现代艺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展出;2010年周啸虎综合行动项目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实施,同年,作品参展第八届光州双年展;2012年参展第四届广州三年展;2013年参展悉尼白兔美术馆收藏展;2014年参展曼彻斯特亚洲三年展;2016年在上海民生美术馆推出重要个展《地上》。此外周啸虎作品还参影36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并获实验录像类金奖,2002年和2006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2014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驻地艺术研究奖项。

关于作品 

地上乐园

提线木偶方式有效地推进了我以往动画作品里强调的操控性训练的概念。我与浙江泰顺民间提线木偶剧团合作,在浙南山水景观和旧工业中来回切换。

录像改编了庄子语录,利用更质朴的白话版,希望更具备开放性、延展性。以此进入庄子的思辨甚至诡辩、正确与谬误、有用无用的悖论反证;还有他对时间、宇宙的开始与前开始理解,这些思考不会因为时间而失效。

木偶的造型源自“八仙过海”神话,那些具有自由意志和世俗秉赋的神祇,转换成具有一定法力的“意识宠物”。录像氛围更参考了尼德兰画家博斯(HieronymusBosch ,1450-1516)的绘画《地上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博斯的超现实方式和社会情境的描绘超越了宗教叙事,他在人兽禽畜之间描述人类愚行,从伊甸园到愚人船、再到地狱情境,描绘当时的社会劳作和生产。我觉得这种状态跟我们当下的现实生存很接近,我希望营造一个超现实景观里的生产过剩乐园。

散点透视系列

《散点透视》致力于不同以往的表达方式,重新思考传统绘画中美学和观念。传统山水画中散点透视方式,包含了古代文人绘画的生存和政治态度,以及他们的宇宙观和时间观,是过程性的不确定折射、以及“以物观物”的造物表达。把移动中的风景浓缩在同一平面中,含有了时间元素的空间表达。不同于确切的焦点透视,但更类似于电影剪接语言中的蒙太奇方式。惊艳于超大容量的传统绘画数据库,我把这些当成现成品资源,以图像分析态度融合至上主义美学,切割绘画成多个“分镜头”碎片,再集合到同一空间结构中,以此转换新的审美经验。

周啸虎融合了散点透视概念,以此尝试传统审美中多视点并列的主体性表现特质。并且,他结合电影蒙太奇方式,切割和重新组合移动视点中的传统绘画现成图像,成功地创作了一系列新的平面作品。  

多年前,周啸虎就已经开始了关于“散点透视”的思考和实验。此次展示的平面作品是他最近的实验的结果。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一点,以为散点透视和透视(或焦点透视)是对立的,然而事实上,所谓“散点透视”,单就这个语词本身而言,它指的是由多个(焦点)透视以散落的形式组成的一种视觉结构,也就是说,整体而言,它也许没有一个聚焦点,但是每一个点却有个焦点透视的结构。周啸虎的实验就是将每个散落的点的透视结构揭示出来,并赋予其一个概括的透视模块,画面最终呈现的是多个不同的透视模块的构成。套用施坦伯格(LeoSteinberg)评论毕加索的话说,周啸虎并非是揭示散点透视是如何形成的,而是尝试在一个平面中如何真正地散点式地呈现透视。重心不在散点,而是在透视。如果说,“散点”的重心在于时间的话,那么,“透视”则强化了它的空间性。也就是说,他要做的是如何将时间空间化。

郑闻谈周啸虎:从迷走山水到以物观物

文/郑闻

周啸虎作为中国最具实验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职业生涯和艺术探索持续至今已30余年。他参与了世纪之交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转折,作品类型横跨诸多艺术媒介,以哲学化和观念性的思考驱动了新的艺术实验,为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个人语汇。其作品涉及动画、雕塑、绘画、装置、录像、现场、行为等多重领域,构成了极具先锋性、多义性、批判力的综合文本与思想谱系。

周啸虎擅长将个人对社会的深度思考置入创作之中,通过新媒介技术的虚拟性和代入性营造一种剧场感,与观众形成感官开放的双向互动。他的创作善于将现实思考拉入哲学的思辨之中,加之以“超现实”与“戏仿”的呈现方式,创造出新的意象景观与解读空间。本次展览作品之一《地上乐园》是周啸虎近年来的一部重要作品,集现场、戏剧、表演、装置、影像为一体。艺术家与浙江泰顺民间提线木偶剧团合作,并在多地做提线木偶表演。周啸虎以荒诞但抢眼的布景设计与形象设计,展示了仿佛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在一个世纪以后新的回音。艺术家以神秘的奇景、怪异的舞台人偶、不可名状的道具、脉动式的灯光效果等,以近似“瘟疫”般的艺术力量实现终极的精神净化。《地上乐园》作品的命名及超现实性的氛围灵感来源于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作品《人间乐园》的绘画创作,而贯穿其中的文学线索则来自于中国古代典籍《庄子》中的著名篇章与语录。  

录像中八个形态鬼魅的妖怪游荡于各处,时而聚拢时而闲谈争论,将庄子无用之用、子非鱼、是非莫辩的寓言故事作为声音主线。作品强调了演出的仪式性和角色的符号感,提线木偶扮演的角色,如同去魅时代久已失落的魑魅魍魉,用特别的视觉形象和僵硬的肢体动作,扩展和解构了抽象的传统文本,傩戏一般复活了当代生活中失落的仪式性,使强烈的分离感和陌生感跃然现场,营造出冷静而疯癫的荒诞感。“生活是荒诞的,我只是想换个更为荒诞的方式去看待这种荒诞。”《地上乐园》一方面阐释了荒诞与现实之间一体两面的逻辑关系,讽刺了集体的迷狂和现实的欺瞒,批判了作为极度癫狂与生产过剩的社会景观之缩影的“狂欢乐园”。另一方面,“迷走山水”的展览标题,却也提示了艺术家对于“山水”和“天人”所象征的传统东方世界观的某种回望。

周啸虎创作中的思辨多维化和视角多样性,不仅仅呈现在《地上乐园》的录像创作中,还呈现在他《散点透视》系列中。“散点透视”又称“散点透视法”是传统东方绘画的技法与视角之一,这种技法普遍运用在中国画、波斯细密画中,它区别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从文艺复兴时期伊始,西方绘画的创作始终追求着“中心视角”下的空间与景深,焦点透视正是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绘画方式。而在散点透视法的后面,则代表了完全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法。散点透视中允许出现许多移动的观察点,这样的绘画则可以在有限的平面之中展示无限,有显有隐,连绵不绝。周啸虎利用了传统绘画中美学和观念,并将它重新阐释成自己的“散点透视”。《散点透视》系列也像是在运用电影语言中的蒙太奇手法,将绘画的移动视点剪切成“分镜头”,再按照非线性的形式重新组合到另一种叙事结构中。这样的重新解构,以获得新的观看方式,是周啸虎创作中“以物观物”的造物表达。而古代山水名作的图卷局部被蚀刻在几何形体之间,仿佛也是传统天人观念、自然观念与现代工业文明突然遭遇的生动再现。

同时,艺术家在系列作品《以物观物》的创作中也把重新解构的手法发挥到极致,周啸虎将其采集的花鸟组、工具组等物品制作装置架构,用高亮聚光灯投射装置,在墙面上转换为光影书法。《以物观物》让看似凌乱无序的物件变成想要表述的文字,例如:“动摇微风发”这句汉朝女诗人班婕妤的诗词。字是灯光带来的剪影,是物件投射出来的幻想,是一种物件在空间的重构,也是周啸虎又一次重新解构的叙事语言。每组灯光装置选择的物件和投影表达出的语言文字本身也是息息相关、具有内在联系的,这又是周啸虎精心架构的一次空间蒙太奇。而这个系列作品更深层次的意味,在于它涉及了有关世界本身是否作为一个投影或者说幻像的终极追问。就好比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周啸虎的这系列作品,追问了作为物的装置代表的物质世界和作为投影显现的文字及其代表的理性世界,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又或者按照现代科学的维度理论,如果墙上的二维投影是三维世界的投射,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又是否是更高维度空间的幻影和投影罢了?周啸虎也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只是用一排物件在墙上投出了一句话,“你就是一块肉”。

                                                                 2018.10.31澳门

                                                       也感谢陈雨柔对此文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