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角:彭剑”今日开幕
2025-04-13
4月13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钝角:彭剑”展览在5展厅如期展出。本次展览是对艺术家彭剑近十年艺术创作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展览以"钝角"为名,其立意并非聚焦视觉形式的表达,而是旨在引导观展者体验独特的审美节奏转换——从线性叙事到思维偏移,从快速浏览到沉浸思考,从而实现从目的性观看向感知性思考的深层转变,构建一个让观众得以"慢下来"的审美场域。


展览现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林书传主持了本次开幕式。林书传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彭剑近十年艺术创作的梳理,更以"钝角"为隐喻,捕捉了艺术家创作状态的核心特质。"钝角"象征着一种缓冲与过渡的美学状态。彭剑的创作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融入西方媒介,在两种艺术体系的交汇处构建出非对抗性的中间地带。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既非完全的传统延续,亦非彻底的西方移植,而是形成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创作范式。
方由美术创始人徐锦熹认为,此次展览通过策展人的精心梳理,系统呈现了彭剑近十年艺术实践的演变轨迹,全面展现了艺术家彭剑多元化的创作面貌。他的作品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在创作理念上贯通东西方美学,在媒介运用上也展现出丰富维度——从传统的平面纸质作品,到综合材料的创新运用,体现了其艺术语言的持续拓展。这种多媒介、跨文化的创作实践,既反映了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成熟过程,也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徐钢强调,艺术家的教育背景并不重要,真正具有价值的是作品所传递的情绪力量。展览中展出的彭剑创作手稿和系列作品清晰展现了其独特的创作路径:以理性思维构建创作框架,呈现出充满感性张力的艺术作品。这种从理性到感性的创作转化过程,构成了彭剑艺术最动人的特质。观众在展览现场既能感受到艺术家缜密的创作逻辑,又能体会到作品最终释放的强烈情感共鸣,即“理性之上的感性”。
艺术家彭剑向出席嘉宾致以诚挚谢意。特别感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提供的专业展示平台,使他的作品能够在学术性展览空间中得以系统呈现。他表示:"这次展览不仅是对我个人创作的梳理,更是一次与艺术界深入对话的契机。"最后,彭剑向到场艺术同仁发出邀请,“期待各位专家、同行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13日。
展览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