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C080 冯至炫 :海王遗响
2025-04-01
2023
一个关于时代的
艺术文献记录项目
Q&A
1、2023年代表作品或最特别的作品(自选)?

海王遗响,2*2*3.5M,铝、钢制绞盘、玻璃纤维
996船舶树脂、环氧树脂、玻璃纤维、不锈钢鱼叉
《海王遗响-双生纪元》延续冯至炫对人类活动的解构性致敬。铝制的中华⽩海豚脊柱和肋骨嵌入浆板,替代其龙⾻,像纪念碑般矗立。在一个逆全球化、多极化又充满地缘政治张力的时代,艺术家选取处在濒危红线的动物,将它异化为人类实现理性与野心的工具一部分。通过这种同构替代,艺术家强调了技术⾓⾊在⽣态中的转译过程,并为此过程赋予纪念碑的形态。同时,作品也暗示着东亚地区对海上权力和环境资源的争夺。由此,冯至炫提出一种探讨权力、主权和生态的新视角。
2、工作室位置、平米数、租金情况?


北京顺义李桥喷灌厂,140+60(仓库)平米,9万一年
3、画廊合作及代理情况?
没顶画廊
4、艺术作品的收入占年收入的百分比?
100%
5、是否有其他工作?
无
6、2023年个人在生活或创作中有着怎样的变化或转变?
无
7、您觉得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生态有着怎样的变化?
好像中国当代艺术的体量还不足以谈生态
个人简介

冯至炫
1993年出生于温州。接连不断的灵感来自多元的生活与艺术经历。他的作品通过非虚构的材料层次引起文化共振,使用日常肌理中的隐藏物料进行造史行动。文化元素从高度个性化的材料形态中透露出来,在历史和即兴的叙事中转换,创造出超越单一时期和具体位置的游牧群岛文明。他的雕塑装置总是表现出一种张力,将神话、装潢、探险及太空想象等元素动态融合,材料对他来说是文化的粘合剂,也是对抗过的结果。他的每件作品都充满对当代城市环境与非人性化生产“抵抗”的痕迹,在游牧的创作与展览过程中,不断创造纵向体验的自主结构,在热工业废墟中拾遗的过程中培养人类纪想象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