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味的形式:邬烈炎绘画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2024-12-06
2024年11月19日—12月5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无意味的形式:邬烈炎绘画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邬烈炎教授创作的“静物”、“荷塘”、“园林”、“芭蕉”等系列作品计55件(组),涵盖了水粉、丙烯、综合材料、装置及雕塑等材质与媒介。艺术家以典型的现代意象视觉语言表达了传统绘画主题与文化精神,引起了众多艺术专业人士与受众的关注。
———————————————————
前言
—————————
在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刘伟冬教授撰写的前言中,对展览主题“无意味的形式”进行了艺术学理层面的阐述;解读了展览系列作品中抽象与半抽象的创作形式,并表示了对艺术家重新“回归画室”的祝愿与期盼。
克莱夫·贝尔曾经给艺术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有意味的形式。四十多年前在初读这句话的时候总有一点似懂非懂的感觉,它好像说得很到位,又好像有点不着边际,似是而非,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深陷于传统美学的深厚情结之中,对形式主义的美学观念还处于初恋阶段。但现在看来,贝尔的观点是很清晰明了的,他的所谓形式,无非就是指绘画中最本体的元素如线条、色彩等形式关系;所谓的意味则是指赋予形式之上的审美情感。贝尔的观点虽然是针对现代艺术而起并对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我以为它同样也适用于现代艺术之前的印象主义和古典艺术,它们只是在形的把握和呈现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此意义上,贝尔的观点似乎解释了一切,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说。
邬烈炎是一位善于思考且有艺术史论背景知识的画家,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邬烈炎的思考不会流于画外,而是集中在绘画的本身,更确切地说就是聚焦于绘画本体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绝大多数画家还尚未摆脱苏派绘画的纠缠时,邬烈炎已经追随博纳尔、维约尔、德库宁等现代大师的足迹,徜徉在了更为绚烂的色彩世界。对于这个世界,当时的许多画家不要说是去涉足,甚至连理解和接受都很困难。豪不夸张地说,邬烈炎的色彩在当时的圈内已成为了一种前沿符号。如果说,那个时候邬烈炎的色彩还依托于某种物象的话,那么在做完色彩实验之后,他又开始拿“形”开刀了。他的作品渐渐地走出了本已模糊的形象,游离在了抽象与半抽象之间,新的实验是从芭蕉和荷塘开始的。他既感慨于自然物象的灵动鲜活,又对它们呈现出的一种抽象精神而着迷。然而,就绘画的表现对象而言,真正让邬烈炎痴心不改的还是苏州的古典园林,它也是近二十多年来画家作品中最最重要的母题。画家自己曾介绍过,每一年的大年三十的上午,他都会在苏州的某一个园林内,已经坚持了有二十多年。那时候的园林,没有游人,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温暖而静谧,他自己俨然成为了园林的主人,达到了一种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地。当然,邬烈炎笔下的苏州园林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风景,他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鸟瞰图式,类似一种平面图。事实上,他的作品就是从一张张既科学理性,又感性生动的平面图衍化而来,但色彩依旧斑斓,笔性依旧灵动。当然,邬烈炎的视角与呈现不是一种简单的平面,也不是无人机式的机械俯视,它们是点、线、面、色彩等元素相互交融而重构出的一个崭新空间,是展示苏州园林品质与精神的一种全景图式。
邬烈炎长期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有二十年之久,把他最具创造力的年华贡献给了艺术教育事业。现在邬烈炎终于回归了画室,被打回了原形,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画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能说的事情,一定要说清楚;说不清楚的,一定要保持沉默。重新回到原点的邬烈炎对绘画似乎又有了新的体悟,在形式方面他进行着一种极致的发挥,因为他觉得他能够把握,也说得清楚,而对所谓的意味不再解释,甚至保持起了沉默,这或许也是画展名称设定的缘由之一吧。
刘伟冬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
艺术史教授
《美术与设计》主编
第七、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美术学)召集人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艺术学一级学科)成员
教育部美术类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开幕式
—————————
展览开幕式于11月19日15:00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主持了本次开幕式。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林书传主持开幕式
毕业于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指挥家、竖琴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孙舒彦,在开幕式表演竖琴独奏曲《守望麦田》(约翰.托马斯作曲)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刘伟冬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刘伟冬教授在致辞中回忆了早期与邬烈炎教授的神交,以亲和幽默的语言叙述了其插队务农的趣事及自学绘画的经历。指出邬烈炎从入学读书到留校任教短短数年内,快速的成长为一位艺术家与称职的专业教师。在绘画上聚焦于绘画艺术的本体语言,探索色彩的形式表达方式,游离在意象与抽象之间的图式中,尝试用点、线、面、色等元素相互交融而重构出一个新的、纯粹的绘画空间。刘伟冬教授还特别指出了邬烈炎在勤于实验与实践的同时,对美术史知识有着相当的熟悉程度,常年坚持阅读与游学,不断地赴外考察各国美术馆与博物馆,去揣摩与解读经典原作的奥秘。作为时任校长,刘伟冬教授对邬烈炎在任设计学院院长期间的长期忘我投入与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奉献精神,也作出了高度评价。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刘伟冬教授在致辞中多次提及了在督促邬烈炎办展,及在展览、作品筹备过程中邬烈炎所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几近苛求的自律精神,并强调邬烈炎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艺术的敬畏之感。
南京艺术学院原校长、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冯健亲教授致辞
冯健亲教授围绕本次的展览的作品,对“现代美术”以及“抽象画”等相关概念展开了阐述。他指出展览名称“无意味的形式”,不仅表达了抽象艺术的核心理念,更是对改革开放后“艺术本体论”的重要回应。冯健亲教授认为,邬烈炎的创作风格与他学习过装潢专业息息相关,设计专业的课程传达了“从图案中讲思维”的艺术内涵,这种理念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是对形式美的完美诠释。他的创作不仅是对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的突破,更是现代美术精神的深刻体现。在谈及“抽象画”时,冯健亲认为,他的绘画不仅有仅扎实的造型技术,更有史论方面的修养,在抽象画遍地开花的时代,他不跟风、不模仿,通过芭蕉、荷塘和苏州园林等充满东方意蕴的传统视觉元素来呈现出中华文化的面貌。这种扎根传统、独辟蹊径的艺术探索,丰富了抽象画的表现形式。
艺术家邬烈炎教授致辞
艺术家邬烈炎教授在答词中,分享了自己在南艺求学与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经历。他说“我自小喜欢绘画,在南艺上学时学的却是设计专业。从起初的专业思想不巩固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实现了设计与绘画的专业统一,并享受其中的益处与乐趣。”邬烈炎教授坦言,作为一名艺术家,担任了多年的设计学院院长,既是一种误会,也是一种时髦。他表示,“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想着画画儿的事情。我看展、收藏大量原版画册、交画友,为观看原作几乎跑遍了世界主要的美术馆、博物馆。邬烈炎教授说到,南艺美术馆开馆12年以来,自己无数次的走进这里,不是看别人的画,就是帮别人挂画,曾经很多次为学生毕业展的展陈忙到后半夜。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为自己挂几张画了。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李小山教授致辞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艺术总监李小山教授在开幕式上分享了自己对“自我评价”和“个体差异性”的独特见解。他表示,“我和邬烈炎对自我的评价都很低,我们对自己的做的事时常感到不满意。正因如此,我们的才华成就不了自我的野心,幸福感也相对低。然而,有一类群体会表现得很自信,能够直面自己的不完美。这就是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就像我和邬烈炎一样,我们都只是个体当中的一部分”。
张凌浩校长代表南京艺术学院接受邬烈炎捐赠的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教授宣布展览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米如群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彤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吕少卿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李志鹏部长,原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奚传绩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沈行工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崔雄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吕斌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张承志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詹和平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陆庆龙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周京新教授,以及众多美术界、设计界、教育界的朋友们、校友们。
开幕式现场嘉宾
———————————————————
作品评论
—————————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画家、策展人、批评家徐累曾撰文,对邬烈炎早期作品特质及创作图式的转型期进行了分析:邬烈炎以西方印象派绘画为最初视点,合情合理地过诉到与东方美学心灵相通的艺术境界。基于这样的知性调整,他的艺术变成了由复杂深奥的美学经验来自我控制,而不再是自然自发的创作。甚至,对于波纳尔这位曾经影响过邬烈炎的绘画大师来说,邬烈炎忽然发现喜欢波氏的笔触甚于他的色彩。于是,参阅中国画中有关线条的丰富记录,结合原先的色彩魅力,邬烈炎的写生笔触转为笔意的灵动——有时微弱到似有似无,好像要隐没在空间里化为虚无,有时则是跳跃的点线关系,左右着画面的走势结构,作品中充满自由呼吸的气息。在这里,邬烈炎旺盛而欣喜地找到了超越自己的再创特质:浓烈而抒情;抽象而有序;纯质而有韵味。
《静物》系列之五,纸本水粉,75X75cm,1990
《静物》系列之七,纸本丙烯,100X100cm,2001
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原社长,出版人、文化学者、艺术家顾华明,从画面叙事与本体语言角度对邬烈炎的作品做出了解读:艺术家邬烈炎新近的展览,利用转置、记忆、偶发、虚空,打破了结果审美的藩篱,构成了过程审美的启示。他在造型和运色上不给自己设限,一贯地呈现虚构的明暗变化和扭曲的体积大小,并用记忆丰富细节,进而让主体消逝,即记忆在对描绘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加工后,呈现出一个颠倒的世界。进而延伸到实体元形态,甚至利用板书粉笔易逝的特性,进入藏传佛教密宗般沙画的神秘。他新近创作的手法是充满随机性、偶然性的,突发灵感和破局,每幅作品都是随性而为,媒材表面的形态和肌理都是在生成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矢量和向度。他的实验是要在偶发与刻意之间取得平衡。
《荷塘》系列之三,布面丙烯,200X200cm,2022
《芭蕉》系列之一,布面丙烯,200X200cm,2022
《芭蕉》系列之五,布面丙烯,200X200cm,2022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编导、作家王方,从艺术理论的认知关系层面对展览主题中“有意味”与“无意味”的美学概念与形式语法,进行了具有逻辑性与哲理性的阐释:邬老画展的这个题目显然与英国美学理论家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说法有关,但邬老解构了克莱夫·贝尔,或者说是重新解读了对艺术和形式的认知。应该说,邬老的作品几乎就是“由线条、色彩在特殊方式下组成的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起了我们的审美感情”,但邬烈炎老师为什么要否定“有意味的形式”,而称之为“无意味的形式”呢?一种可能是邬老对所谓“意味”的拒绝,他希望“艺术到形式为止”,就是回到艺术或者绘画语言、形式的本体,就像诗人韩东说“诗歌到语言为止”,他拒绝绘画语言的所指,哪怕是审美情感的所指,而回到绘画语言本体的能指。另一种可能,邬老是通过对“意味”的否定,来激起我们对“什么是艺术”的进一步思考。
《园林》系列之六,布面丙烯,100X100cm,2003
《园林》系列之十二,数字绘画,尺寸可变,2023
《荷塘》系列之十六,综合材料,120X120cm,2003
——————————————————
展览场景
—————————
———————————————————
艺术家简介
—————————
邬烈炎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艺术中心主任,曾任设计学院院长。
从事现代绘画创作,主要作品包括静物、江南、园林丶荷塘、芭蕉、乐谱等系列。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获10届银奖(合作);多次入选全国水彩粉画展,获5届铜奖;入选中国百年水彩画大展,中国首届壁画展,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等。作品曾于苏州大学,南通市文化宫,奥地利文化部国际工作室等地举办微个展。参加未名画展,心智与图式,青蓝画展等一系列群展。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卷、水粉卷。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华为集团总部等机构收藏。
从事公共艺术创作,主要作品有国家公祭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壁画,港深建筑双年展装置《织坊》,安徽电视台装置《皖风》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
从事艺术设计教学。提倡实验性教学,主持系列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主持多届面向社会的毕业设计展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 “学分制体制下的艺术设计学科课程创新实验区”主持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点”主持人。
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合作)。国家精品课程“设计基础”主持人。主编出版系列教材多种,编著出版教材10余部。江苏省高校“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江苏省教学名师。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编著出版专著《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合作),《解构主义设计》,《装饰语意设计》等多部。
应邀赴柏林艺术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等10余所艺术院校,进行交流、展览、讲演等。多次赴欧洲、美国、日本、埃及等进行深度艺术与设计考察。参与策划荷兰平面设计100年展,瑞士产品设计展,“异质”中英材料设计展,“和平”国际海报双年展,“字酷”国际文字设计展,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等展览及活动。
———————————————————
作品集
—————————
著名书籍设计师薛冰焰为配合本次展览,精心设计了《邬烈炎绘画作品集》。作品集页面采用左右两个方向交替打开的阅览漫游方式,其设计概念在具有阅览愉悦感与独特性的同时,将艺术家邬烈炎对形式感悟认知的札记穿插于画页之中,成为展览中的又一道风景线。
《邬烈炎绘画作品集》
展览团队
—————————
无意味的形式:邬烈炎绘画作品展
项目团队
学术主持
刘伟冬
艺术总监
李小山
艺 术 家
邬烈炎
策 展 人
林书传
展览统筹
曲 俊
竖琴演奏
孙舒彦
画册设计
薛冰焰
平面设计
卢 毅 赖燕萍
技术支持
钱 为 于名涛 曹斌华 周 姣 张彬彬
刘 伟 姜 超 张 魁 刘 婷 倪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