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分享到:

活动时间:2013年9月22日,16:00

活动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空间之外”——徐龙森山水画展中国首展学术论坛

徐龙森山水画展中国首展学术论坛于2013年9月22日下午4点在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论坛由南艺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郑闻主持,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高士明、中国美术馆策划研究部主任张晴、著名策展人卢杰、中央美术学院丘挺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郑力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陈池瑜、上海大学李晓峰教授。


  郑闻提出:本次论坛由徐龙森山水中国首展引发,却不仅限于徐龙森艺术的个案讨论。本次展览是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国山水的当代性发展与国际化境遇问题的一个好机会,以及中国艺术传统在当代艺术呈现方式与展示空间中的再造问题。本次论坛“空间之外”的立意:徐龙森作品所营造的物理空间、视觉空间之外还存在着心理空间、精神空间。徐龙森的艺术面并非单向度面对中国的山水艺术传统,而是基于整个中西方艺术坐标系统的当代实践。从而具备了中西艺术对话的功能,以及随之升华的文化空间。


  陈池瑜简述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指出徐龙森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的创造性突破,开辟了除学院派之外另一条可行的水墨画道路,并对徐龙森画作中灰色的运用做出了高度评价。李晓峰以“曜日孤峰”喻义徐龙森的山水画,他指出“心”是其山水的起点,徐龙森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走进了世界的艺术生态之列。郑力从艺术家同行的角度认为徐龙森曾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梧桐树》可以跻身山水画中独幅树的精品,在倪瓒之后数一数二。《山不厌高》等国外展览现场为国际艺术界提供了亘古未见的视觉经验。


  邱挺和张晴称徐龙森为“中国最用功的艺术家”, 邱挺指出近年徐龙森的画幅除了巨幅,还转向了屏风、团扇等多种方式,他把徐龙森艺术创作情怀归结为是“思母之情”与“求新之变”的结合;张晴则把徐龙森的作品看做是一种装置,这种“新”意似乎让他看到了我国传统山水画在21世纪如何被书写。高士明更倾向于把中国山水理解成一种哲学,是我们在宇宙论时期蕴发出来的形态。徐龙森的山水创作是一种世界观的创作。李小山在肯定徐龙森作品的同时,提出了“如何让书写艺术史”和“艺术家如何自我评价”的问题,但不管历史的席位会留给谁,艺术家仍需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其他的且让时间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