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NEXT

分享到:

第二届“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海报作品回顾 |AMNUA 设计咖

本期的设计咖将和大家一起回顾“第二届“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的部分海报作品。同时收集了部分作品的相关设计说明,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

“第二届“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是一个邀请字体研究者和平面设计师、艺术院校优秀学生的联合作品展览。收到了国内外1600余幅优秀作品,并展出183件,以创意、实践、原创性、实验性和启发性体现其价值,力求给予设计师和设计院校的学生在教学方面较大的帮助和提高。

展览现场

实际上从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讲,任何一种文字字体已经是一种最本体化最实质性与最大众化的设计行为与结果了,而现实意义上所讲的“文字艺术设计”则是一种更为视觉化的形式处理,更具视觉张力的表现方式,更有媒介功能的信息传达。如意象构成设计是把握特定文字个性化的意象品格,将文字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情传神构成自身的趣味,在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融合中一目了然地展示其感染力。

作品名称:《游山玩水》(Make A Aightseeing Tour) 

作者:李中扬(首都师范大学设计学科负责人、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设计说明:

通过中国古代山水名画的运用,将现代旅游与旅游工具融入其中,以绿色山水的视觉设计形式,体现出生态与环保的人文理念。将“游山玩水”汉字设计融入画面,形成具有中国水墨语境的现代视觉新空间。

作品名称:"European green capital"

作者:Fons Hickmann(a graphic designer, author,design professor)

作品名称:《風無定, 人無常》 Blow, Winds, and Crack Your Cheeks 、《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 To be or not to be

作者:靳埭强(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香港著名国际设计师)

设计说明:

很幸運在中西劇作中找到意思相近的文句, 有互相影照的關係。湯顯祖《牡丹亭》的「風無定, 人無常」, 自然與人生的關係, 哲理精深; 莎士比亞的”Blow, Winds, and Crack your Cheeks”, 同樣有風與人的聯繫。運用書法”無”字, 以不清晰、不穩定的意象去代表人生無常的哲理。

湯顯祖《牡丹亭》的「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深刻描述生死的命運課題; 莎士死亞的《哈姆雷特》劇作中”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還是毀滅, 都是重要的人生思考。海報以倒對閱讀形式的文字編排表現蘊含衝擊力的人生問題。

作品名称:《Zero Faces》

作者:杉崎真之助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大阪艺术大学教授、株式会社真之助设计代表创意总监

设计说明: 以“零”为主题的展览海报,对“零”这个数字本身反复进行可视化实验型设计。

作品名称:《Coexistence》

作者:Jean-Benoit Levy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设计说明:

作品曾在AGI瑞士年会展览。由两种相似的字体系统组成的组合,和两种织物,携带两种源自同一区域的不同意识形态,在中东。这两个邻居般的宗教信仰者因为政治原因不幸地在过去被撕裂,现在他们极难重建成一个正常的关系。然而,这两个宗教的内部,就像同一条纺织线,和平与重建的本质一样。两个宗教都渴望和平和尊重,他们互相问候的方式听起来几乎相同:Shalom Aleikhem向你问好,意思是“愿真主保佑你平安”。

作品名称:《Geometry》

作者:Irwan Harnoko  印度尼西亚著名设计师

设计说明: 几何,几何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关注点、线、面、固体和高维类似物的性质和关系。某物的形状和相对排列。在我的作品中,我想表达一个类似于字母的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是纸质的,我用photoshop对他做了一些发射状的形态,赋予一些颜色,让他看起来更具有未来感。元素线和数学公式也包括在我的工作的定义几何,以体现更多的科技感。一行行元素,数学公式和几何意义的定义的阐述,包括在这些工作中,以寻求更多的科学。

作品名称:《晴云秋月》

作者:鲁家成 

设计说明:

汉字有着特有的东方韵味,对生活的观察,用简单的几何形重塑文字和东方情韵,从而表达想表达一种东方汉字的语境。

作品名称:《能够,能go》

作者:谢蕊玲  

设计说明:

中文的“够”与英文的“go”,从文字的声和形上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从文字的意上,也可以如此顺畅地延接。

作品名称:《思念》

作者:王代礼

设计说明:思念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清晰又模糊,相连有间断。

作品名称:《合作》

作者:岳昕

设计说明:以“合作”一词的汉字、阿拉伯文、蒙古文、希伯来文、俄文、泰文、迪维希文、僧伽罗文、英文、希腊文等字形为设计元素创造融合性、包容性的组合字型,字型相互穿插、替代、重合,充分表现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的概念的视觉形象。

作品名称:《遇见中国》

作者:李瑞杰

设计说明:

该作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与字体设计相结合,采用北宋山水画、墨竹等文化元素;通过虚实结合和汉字重组构建等手法,并以黑白效果处理手法,来体现中国文化特有的意境。

作品名称:《初日》

作者:梁旭杰

设计说明:

元为初,旦为日,天地初开,万物伊始。

作品名称:《动态海报实验第三回》系列作品

作者:林庄祥

设计说明:

我对海报的热爱,使我不断的尝试它的可能性。在这个时代下,纸质媒介受到了许多新的电子化媒介的冲击,人们对纸质媒介的需求也随之受到了影响,海报势必需要拓宽其表现的新方式,这使我体验到了一种使命感。然而这种运用多种媒介做海报的过程,需要时刻提醒我:“这还是一张海报,它不是动画,也不是广告片,更不是互动游戏。”需要保持住一种内化的语言,而外化的呈现只不过是一种方式。此时我设定了做“7秒钟”动态海报的规则。我希望人们能在7秒种的时间内接收到海报的完整信息,希望能有一种统一的内在语言把需要传达的信息持续的传递出来。而我在交互海报的考虑中,希望自己能探索出一种人与海报之间更加灵动的传播关系。而不像交互游戏式的扁平与单线,完成海报作为一种传播的使命。

作品名称:《道法自然》

作者:张强(西安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万物联系一起...运用自然物置换书法”道“体现出 五行的和谐,共生共存的自然哲学理念。


同时,我们邀请到此次展览的主要策划者——曹方老师来做客“设计咖”,与大家聊聊展览的相关情况。

曹方

江苏苏州人;1988年获南京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广告协会理事、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新平面》杂志副主编,曾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获第10届全国美展银奖,并被国内外专业刊物专题介绍,设计作品被著名博物馆、画廊收藏。活跃于国际平面设计界,应邀担任22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GOOD50X70(意大利)、水是生命、能源效应(德国)等国际重大赛事及多项竞赛评委。


安:您好,请问举办此次展览的举办初衷是什么?

曹:第一届“ 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是以邀请著名设计师参加为目的,当然收到的作品专业水准比较高,但是作为整体参与度以及社会上各类设计者的愿望来说是预料不及的,大家纷纷提议以及踊跃参与的心态促使我们将第二届“ 字酷”设计展面向各国平面设计研究者和平面設計師,以及艺术院校学生的设计展览,它将创意和设计实践结合在一起,具有原创性、实验性和交叉性。力求给设计师和设计院校的师生在教学方面有较大的幫助和提高。同时,结合展览进行一系列的论坛、研讨会、工作坊及考察等活动,使展览成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安:文字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字体艺术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又是怎么样的?

曹:它具有广泛的意义,如主体性: “字酷”展的设计内容包括:一、自由主题设计,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施展自己的专业或超出专业的跨界表现实验性。二、主题招贴设计:1、400年的相会——“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是我们当初曾经配合南京伦敦创意周的主题内容,也是对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的体现。2、“一带一路”文字艺术系列设计,体现了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对中国当前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主题内容的体现,它也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课题设计内容,可以拓展成不同地域的文字展示以及创意设计。


安:我们了解到此次展览的作品是面向国内外平面设计师、设计院校师生广泛征集而来的,那么对于展出作品的选择是否有着某些标准和原则?

曹:是的,我们鼓励国内外积极踊跃的参与者,第一类为:国际著名设计师的作品,他们的设计视觉表现力比较独特、制作手法带有不同的特殊技艺,如黑格曼、莎碧娜等设计师;靳埭强老师专门为汤莎主题做了水墨表现的海报设计。二,院校的学生,如美国路易斯安那艺术学院的理查德老师辅导的:400年的相会——“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主题,是我与他沟通后,他在两至四周内时间里,组织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各种表现手法尝试,完成作品百余件;南京理工大学设计专业的王辉老师组织学生以两个主题展开实验设计等;三,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南京、北京、上海等设计师协会会员的作品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现。


安:您觉得汉字艺术设计与英文艺术设计之间有何相似或不同之处?

曹:设计规律是相似的,但是作为方块汉字与拉丁文字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不同之处,看似方块字但是它的菱形、楔形等不同形状;左右、上下、内外结构等组合使得汉字字体设计又多了一份值得探讨的表现形式;而看似几何形态的外文字体其实在组合或编排方面有着严谨的网格等规律。


安:对于文字艺术设计而言,您觉得最大的难度和挑战是什么?您是否有某种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

曹:2000年我曾经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汉字字体艺术设计》那时候汉字字体设计不是很被看好,而日本却多次与我们合作本课题设计,而我们总将其归为美术字的装饰设计,我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汉字字体的艺术创意设计,辅导的学生也多次获奖。时隔多年全社会对文字的设计探讨和发展、新媒体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给我的思考是设计的意义和深度问题,如果从设计艺术的角度来评判一件作品的优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新的元素的借鉴、新的表现实验的探讨都应研究,有时文化的、当代的、跨界的全方位的表现也不足为怪;如果从运用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功能性的问题、实用的考量,如文字与文字的区别究竟有什么衡量的标准?一个笔画究竟相差多少可以算另一种字体?尤其是现在每时每刻都在发布推出新的字库文字,有时所谓的设计几乎到了非常微妙的程度。


非常感谢曹方老师的精彩回答,请关注“AMNUA微信美术馆|设计咖”的观众们能通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共号继续支持和参与到我们这个栏目,谢谢!

编辑助理: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