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石计划”–—无限可能创意论坛
曹林
今天在场的各位参与专家学术背景和自己的专业领域跨度非常大,是真正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初理想逐步实现。现在更多在谈跨界,我们认为这个项目是无界,希望各方面的智慧、创意、资源都融入到这里,是我们最初的想法,看来正在向这个方向逐渐推动。
如何开启呢?我们索性从虚空当中来,从历史深处走到今天,我们再回到虚空当中去,先提出10万个为什么,发散性的思考,带动更大的想法介入进来,就会形成至少两个目的。当然这两个目的也是仅限于我和孙老师团队带来的思考,一是如何传播发扬宣传当地的文化遗产,不能说我们几个人或者南京人产生影响,让全国全人类全球的观众,要传播出去,甚至对它产生好奇;另外,很实际在文旅的发展建设上做了工作,所以这样的想法前提下先展开脑洞打开式的所谓计划,所谓的策划也好,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想法也好,面向全球来做,让更多的人都参与。
夏维中
明朝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叫明朝?就没有明确的解释。
“阳山碑材”在明代以前就是非常有名的石矿。
阳山碑材我们部分了解,又不能完全解释的历史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单靠历史学界解决不了这个时间问题,历史学者到现在也拿不出证明是明代的证据来……。今天非常高兴看到各个行业精英参与这项工作,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迪与回答。
我们历史工作者应该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学科老师做基础工程,同时我们非常热烈欢迎其他学科的老师,尤其是文化创意这样的老师来参与研究,同时来迎合这个时代的潮流,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文物,让文物活起来,这也是符合当今的宗旨。
阳山是传统的获取石材的地方。宋代、元代,南京不太可能需要这么大的石材,在明代以前是不是存在这个碑材,我的答案基本是否定的,但也并不能完全排除一种可能,阳山碑材所在的地方经过多年的采矿,已经出现了几处或者几件大的碑材的雏形,明初的工程人员勘探的时候发现这些雏形,在此基础上利用最有可能,再古老我也不敢推测。
总体来讲三个,伟大的时代背景、伟大的人物、当时的政治体制以及发挥的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我再次声明,其他相关学科的老师参与这个工作,就像“元石计划”,一定会大大提高这个文物的影响力,一定会大大扩大南京的影响力,让被冷落600年伟大的文物重放光彩,谢谢!
李光华
我们看碑石的历史,感觉里面学问很多,觉得参与进来有点意思。各位专家都是艺术界的,我是专门做工程项目的,我是在中央企业,我们属于另外一个研究院,专门做特种物料搬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包括现阶段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我自己参与过的大家都熟悉的贵州那口大锅(天眼)我前后在那300多天,我是在那干活的。长江三峡,里面有钻子要转起来,1250吨,那个钻子要安装进去,用了两台起重机,是把它抬起来放进去的,这个事我也参与了,做过监理,画过图。其他做国内重要项目,我就不展开说了。
昨天有幸到现场去看了一下,各位老师问我下面还有几个洞,那是辅助工程加工设备,前期工程的基础工程,这些洞是为了以后搬运的时候放石头滚。碑身下面有两排放石头滚,包括中间的锚固点,中间的石身下面有很多点,那是做锚固装置,放绳索的时候要有锚固,如果上面的不小心砸下来了,工人就可以靠这个起到保护作用。
在那个时代,这2万吨如果在直观的感觉起吊,那个不是起吊,一定是在石头上打穿,穿完之后放石滚,那个石滚一两吨重,把石滚放在石头下面,碑身最大的要斜切,切完之后这个重量是靠石滚承受的,永远不吊。
我们现在的技术是不是还能干这个活,10%、20%的可能性,我感觉这个可能性也有的。我再说一点,我们这个“元石计划”挺好。
皮明
我做汉字十几年,在6年以前我做了一个板块,叫汉字贝能量的板块,这个贝能量主要是从价值和荣誉的角度,含有“贝”符号的的汉字大概400多个,主要通过含有“贝”的汉字对价值和信仰来塑造认知。这个贝字结构就是一块立着的“碑”。
我们观察古人怎么对行为规范价值荣誉的认知角度进行的,我们就是一种塑造,从这个板块我还是做一个结论,我们认为阳山碑材是从价值或荣誉塑造的空间,从精神含义是这么一种维度来进行,它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空间。
我认为阳山碑材应该属于价值信仰塑造的符号,阳山碑材最大的魅力应该是想象空间,我从汉字的角度,汉字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我觉得通过对汉字的构成的解读,我们能够去探索古人的行为和认知,对社会的具体所作所为可能有所了解,所以我从这个角度来跟大家分享。
骁骑校
我是一个作家,以一个作家的工作和构思的思维来看“元石”。在很多年前,大概20年前我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阳山碑材这个东西,我只是看到,我的印象是那个就是在那里,不是准备运到南京,我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其他资料汇集到这里,衍生发散了很多东西,这个东西是未知的,会给很多作家发散的想象。
我认为石头和朱棣是有关系,但什么让朱棣产生了要用大石头做碑的想法,我觉得是他派官员到当地寻访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半成品在这里,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我认为明代的朝廷是一个草台班子,没有那么严谨论证一件事情,只是我给皇上报一下,用这个做碑皇上面子会很大。但大家没有考虑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办成,我先立项起来,让别人知道我要搞这个,其实这个效果已经达到了一半。我觉得这个东西是1万多年前已经存在了。
在12900年前突然变冷,这次降温持续上千年才回升,在1万3千年前地球已经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类,他们生活在北纬30度,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们不得不向南迁移,为什么要用碑,要向上天起到。在南太平洋的岛民,他们用植物建造轰炸机的模样当图腾来崇拜,当时美军的轰炸机飞来飞去,他们认为是上帝在飞来飞去。
1万3千年人类可能见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是外星人,外星人巨大的什么东西,让他们觉得我要仿造这个,做这个可能会让上帝很开心。我们地理的北极和磁极是不一样的,可能在若干年以后移到南极,南北对调,在这期间不是匀速的应转,某些时间可能会特别快,这时候会形成地球灾难,有部电影《2012》就讲这个,我认为是合理的。
孙宗健
有现场同学提问,之前图片显示和世界其他地方巨石具有相似性,有没有可能阳山碑材也是未知文明的作品呢?
我回答一下:未知文明到底是地球的文明还是地球以外的外星文明,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界定和定位,我觉得非常有可能。为什么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现在的研究手段和很多年前不太一样,甚至用手机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着什么,曾经发生着什么,无数的自媒体在全世界各处拍摄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有兴趣了解这些东西的话,把它们放在一起,我们阳山碑材存在的痕迹怎么那么相似,和未知的文明怎么有那么多的相似。
我们刚才一直在说石碑,实际上聊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人提出无限种可能。曾经在美洲发现像积木一样的巨石,有一个美国专家组装出来说是一个门框,有没有可能阳山碑材就是那扇门?这些问题都在等待大家去探究。
张庆山
我觉得“元石计划”特别有意思。一个信息量不够大的事件,现在产生戏剧效果,让我们信息量继续扩散。我从戏剧角度看这个事,实际上是观众,几位老师从社会学、科学、历史学、艺术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最大价值还是在于将来对事件揭示的源动力,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在未来我想象不管是艺术家也好、科学家、历史学家的角度讲也好,应该是有特别潜力的,让人觉得必须要问出为什么存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应,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各种价值。
韩生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视角就发生了变化,进入了普通人的视角,艺术和每一个人的观点。“元石计划”如果只是几个艺术家感兴趣也是有价值的,但我看到是和每一个人的观点,不管哪种解读,这一块石头都和我们产生巨大的关联。前不久在贵州做了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还在进行,仅仅是考古学、地质学的概念,后来我们看到里面很多化石出现,这时候给了一个创意,等你5亿年。看起来和每个人没有关系,我们看到远古时代的生物,还有虫、鱼,如果没有这条鱼、虫就没有每个人自己。我们今天所能相遇,在5亿年前那是我们的前世今生。
我们从明史又是一个解读,这时候答案并不那么重要了,从社会文化恰恰关切和自己的关联,我怎么来看这个石头,会看到自己的故事。南京出现这一块石头,后面是政治的故事,又是科技的故事,后面有经济、社会,后面还有哲学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来思考,更大的维度来思考,给每一个观众和游客将来带来这样的课题,是开放性的。如果从文化旅游作品角度,今天和孙老师聊,做这件事情有很多技术手段。
包括前不久在上海流行的《消失的法老》,讲的是金字塔的故事,后面带来一句解读走进金字塔里讲这个故事,用数字媒体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讲出各种不同的故事,都可以在这充分展示,让观众和游客看到我们今天的自己。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历史说的都不是过去,都是当下的史,和每个人关联。这个项目有这样巨大的可能性,有很多都会带来启示,这个形态应该会成为新的形态,从文化旅游会形成作品和产品,都可以介入进来,我找到非常好的母题,从全国文化旅游项目来讲能成为一个样本。
马路
刚才说李光华教授用工程角度解释当年是用石滚怎么运下来,怎么立起来。我觉得他们得慎重,他们可能做不了。
我们也在想为什么要看这个石头,刚才同学也在问,我们看到石头对我们有多大的启发,对我们多大的教育,这一点也是我想感谢曹老师和孙老师独特的艺术家的眼光。包括将来在线上交流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艺术家的独特眼光非常值得学习和感谢,包括崇敬。他看到石头的时候想到怎么挖掘一下,怎么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把它发散一下,能不能立起来是一种想法,但竟然能引起这样的思考,我觉得这是立场,能站在教学团队、教学立场,包括民族的立场来认知这块石头,我觉得不是他拔高,我觉得把石头拔高了。
今天参加到这里是另外一个感动,这个感动是有这么多人参加,有这么多人参与,而且通过这几方面的交流,除了开凿的交流,再有技术解决问题的交流,我觉得我能感觉到艺术家和技术与科技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了,而且我讲话听到李教授、李博士等给出更多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说到这?艺术要创新,要得到最重要的支持,有了技术解决我们才能想,有了独特的眼光才能觉得是我们要挖掘的部分,这方面做的这么好,确实是祖国强盛的证明,也是进步的成果。
韩立勋
我想接着夏老师的话,不懂的人什么都懂,变成我是什么都懂的角色。我觉得科学论证背后就是借助依据的欺骗,我们质疑变成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气质。
我想举个例子,在英国天文协会地球平面说,这个平面说说地球是平的,太阳旋转离的远变成夜晚,最近变成白天,地球周围一圈就是一堵围墙。为什么是平的?……联合国的徽就是最好的论证,就是平的。他有这个置疑,有外在的力量欺骗我们,当人类试图探索的时候,突破了这个屏障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外力来阻止你看到之外的世界,真实世界要有外力来阻碍你。我觉得南京石头本身就是一个骗局,不是什么碑,就是外力作用留下阻止我们看待另外世界的障碍和屏障。
如果论证是碑的话,我们有很多理由来否认它不是,因为这么大的工程竟然没有任何记载,而且夏老师说记载他也不敢说是真的,这是让我们看不到另外世界设置的障碍。刚才李老师说搬这搬那都能搬,我认为这个还不是那么简单。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南京的地理,南京地理离这最近的是石头城,南京本来就是和石头有故事的南京,还有雨花石的诗意。雨花石为什么那么好看?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道理,我觉得也是外力造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没有这里就有,我认为这个事和南京地理特征有关系。
李老师说的搬运是现代物理的解读,如果谈到搬运这件事,我觉得大自然本身就可以自己搬运。从地理学来讲南京属于海拔比较低的,中国的地理特征是T形结构,分三四级,我们到南京是最下面一级。什么叫万岁万岁万万岁,让移动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的相信它。现在大家尊重生命了,但在朱棣一定崇尚神,皇帝就是神,所以不能让普通人看大石头搬下来立在那里,这是神干的事,这是人干的。而且朱棣是玩建筑的人,干过很多大型建筑,我相信如果说把石头搬到石头城当成防御体系都有可能,几个大石头一弄谁也过不来。
如果说我们要做对石头的理解,我们应该把石头理解物理属性,物理属性有几种,一种是风化,一种是腐蚀、沉淀、流动,我们有这样的属性在里面,再加上我对石头的细节,因为有很多沙粒组成的,沙粒是什么?是生物的尸体,多少年风化结晶压缩沉淀变成岩石,这个故事就有温度、有生命了。怎么和世界其他的石头对话,或者怎么交流,或者是我们再摩擦、燃烧等等手段,放在人文有温度生命的基础上解读的话,我相信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个人认为石头本来就是外力设在人类面前的屏障,因为所有的文明偶然寄有在石头上的。人类文明可查的全是在石头上,一是启发,而是主旨,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人类知道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宇宙太浩大了,你千万不能知道。
李利
我是搞起重的,刚才李教授解释的已经比较科学了,缺乏文学、艺术各个方面的发散,我们实事求是搞工程技术的。
我补充一点,我觉得从力学的角度补充一句,昨天到现场看的时候,我们从碑首往碑身看,碑身现在是卧倒的,长度25米,高10米,净深宽度4米多。下面有一个洞,洞的作用李教授已经解释了,形成一个门架的结构,2000多吨。左右两个支点支着,中间的跨度25米,是一个孔洞。类似于桥的结构,压下来对两个支点会形成硬力集中,硬力越来越大,超石头的极限就会压溃。左手已经有一个裂纹,而且裂纹在持续扩散一直往下走,因为硬力逐渐扩散,然后就越来越长。右手因为是和山体连在一起,被拉住是没有破坏的,没有裂纹。同时25米的跨度上中间是变形最大地方,有一个石头已经裂开了,希望在下面基座加一个东西保护它。
嘉宾许晶
今天也是头脑风暴,我讲的是现场。首先要在现场看看有没有人文的痕迹,这就叫考古学。这是天然的石头,如果是人工的载体,我们就要追踪历史的脉络。我想这个山变成碑材,如果做3D效果图还原是什么样的场景,我突发奇想,首先找到一座山,山里面都是石材,山上石头多,是石头山,把表面的土坯土壤去掉,把山削平很容易,削成平面往下垂直也容易,用ABCD四个方向弹出一个框架出来,超越直线的部分,用各种器件把它砸碎,切割开以后留一个迹象,四壁有痕迹,阳山碑材有没有?很明显都有人工的痕迹。
弄下来以后怎么运?肯定不能用现有的石材,太弱了,可能要找其他的更有承重力的石穿进去。最后把下面全部滚穿进去,蚂蚁搬家把这个运走,怎么运,是不是修冰路?不可能,我运10米或者1米有没有可能?有可能。我运的时候可以扫平,需要冰的时候冷冻,至少这里一点点像蚂蚁搬家一样的。不管是哪个朝代,如果是人工做这样的事情,无非是从上到下、从垂直到平面的过程,当然是个烂尾楼,想是这么想的,最后可能运不走……从考古专业来看,如果这山变成石应该有很多碎石,这些碎石不会离现场太远,碎石在哪里?
孙宗健
我们这个论坛越聊越有意思,经常听到说中国人缺少创新,缺乏原创,我们的施工能力世界第一,我们的制造能力世界第一,谈到原创和创新的时候我们似乎不是那么强硬和自信。我们这次论坛集合国内各个行业的精英,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个似乎没有结果的问题,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希望得到的,我们觉得这种讨论不是一个需要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每个人的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创新、创意、原创等等都会自然流露出来了。
媒体报道